-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1200字
(2019-08-31 08:05:45) 读后感 -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1200字
重读胡兰成所著《今生今世》已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之所以重读,只为读其正版中的序与跋,并在笔记云端中搜索,未做笔记之故,今重拾要义,做如下心得,了却一愿。
先前读此书,只觉汉奸胡兰成文采斐然,很是喜欢,随后读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方知晓,其所著之书,是以《源氏物》蓝本,然而胡兰成在其书中仅是一带而过,未做进一步的说明,这是大多文人讳莫如深之故,且编纂此书耗时五年,足见用意之深,其文中章节,避重就轻,对政治时局,不做置评,对国共两党,不予臧否,对日本法西斯铁蹄蹂躏下的破碎山河,生灵涂炭,饿殍满地,兵燹四起,满目疮痍的凄惨做主观的屏蔽,却要在第二章〈韶华胜极〉中描摹地如世外桃源一般无二,其用心昭然若揭。而其书的最大卖点,胡兰成也做了极好的处理,用极大的篇幅来书写与张爱玲的相识相知,惺惺相惜,情意缱绻及决绝而别的故事情节,相信所有的读者皆为此而唏嘘:“张爱玲是使人初看她诸般不顺眼,她决不迎合你,你要迎合她更休想。你用一切定型的美恶去看她总看她不透,像佛经里说的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她的人即是这样的神光离合。偶有文化人来到她这里勉强坐得一回,只觉对她不可逼视,不可久留。好的东西原来不是叫人都安,却是要叫人稍稍不安。”
“ 随后我到上海,一住月余。与爱玲在一起,过的日子只觉是浩浩阴阳移。上海尘俗之事有千千万,阳台下静安寺路的电车叮当来去,亦天下世界依然像东风桃李水自流。我与爱玲说起小周,却说的来不得要领。一夫一妇原是人伦之正,但亦每有好花开出墙外,我不曾想到要避嫌,爱玲这样小气,亦糊涂得不知道妒忌。”
“爱玲是美貌佳人红灯坐,而你如映在她窗纸上的梅花,我今惟托梅花以陈辞。佛经里有阿修罗,采四天下花,于海酿酒不成,我有时亦如此惊怅自失。”
胡兰成所著之书,多有依红偎翠之处,特别是“一夫一妇原是人伦之正,但亦每有好花开出墙外,我不曾想到要避嫌,爱玲这样小气,亦糊涂得不知道妒忌。”此论非为狡黠之笔,亦非淫邪之语,乃刀笔吏之辨,久于玩味,才知颠倒乾坤,黑白不明,混淆视听,真真的大奸大恶,却藏于无声之处......
更有甚者,在其跋中,竟有犯大不韪者,“胡先生写《今生今世》,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处处有着欢喜。民国乱世,虽跌宕起伏,但在胡先生的追述里,却到处充满惊艳的故事,一路皆是悠悠人世。
《今生今世》可以当做一本闲书,也能当做一本庄严的生命修行之书。(小北跋)”
小北者,何许人?不得而知,隐匿名姓,便不是好鸟!也应是无家无国之异种,持此大谬,必是行同狗彘之人,“一本庄严的生命修行之书。”如此助纣为虐的民族败类,小北却要顶礼膜拜,睿文真真的想去拜访他的八辈祖宗......
读此书,倏忽间就想到了明末清初的东林党魁钱谦益,八国联军进北京时的龚半伦来......
读书若不为明理,斯文扫地,徒增遗臭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