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_1600字
(2019-10-03 23:25:46) 读后感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600字
- 渴望,往往伴随着害怕!
几天前拜读了这本书,随即又重温了一遍电影,即便知道故事的脉络,仍然不免内心的震撼。
以至于对下一本书并不抱有太大希望。
为了更好的领会作品、收心拜读下一部,趁着记忆尚存,所以写下粗浅的感想。
我不清楚村上春树是基于什么原因如此推崇这本书,也与我无关,个人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拜读的作品。
每本书都会有触动读者心里的点,哪怕只有短短几个字。
而这部,如此纯粹干净走入你内心的,并不多见,可见闻传菲茨杰拉德是在写自己的遭遇,也并无不可。
结合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时代特征所写的一个揭露人性、批判现实,并具有强烈讽刺意义的故事。- 盖茨比,来自社会底层,从一贫如洗到身价无数,从始至终想要赢得心上人黛西的爱。
- 黛西,与众不同,却舍爱而去,追求财富选择留在汤姆身边。
- 汤姆,家境殷实,娶了貌美的黛西,又到处寻花问柳。
时隔多年,仍然是一部经典的原因,要归咎于创作者的用心良苦、莱昂纳多的精湛演技,而更多的是当代利益至上的大环境,我们身边充斥着太多这样的矛盾。
盖茨比从有“神的孩子”想法开始时,就正式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贫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屈服,实现理想,就要不断争取,小小年纪便离家远走,也解释了文章中后期那段宏伟的计划显的并不唐突。- “黛西”--作为女主,内心深爱着盖茨比,却嫁给了家境殷实的汤姆。然而过的并不幸福,金钱将两个人栓在了一起,却出现了太多金钱无法解决的问题。
电影中,盖茨比把世界各地采购的衣服洒向黛西时,她却只能大哭。
可见,“金钱”可以让一个人满足,却不一定会让一个人幸福。反之,如果没有物质作为保障,再坚定的人,也会三思。
对于物质层面的钱和精神层面上的爱,我们都一样,都是贪婪的。- “盖茨比”--整部作品的灵魂。从一贫如洗到凌驾于财富、地位、名誉之上,却没有一丝动摇,独自坚守着那份“爱情”,这一点值得敬佩,即便是书中的人物。
担心黛西受到汤姆的威胁,断然抛弃一切“业务”,在楼下守护一夜,直到确认黛西安全,才离开,而这一幕,个人觉得最为触动,完全暴露了一个人的内心--关心。- “卡拉韦”--女主的表兄,独有的谨慎、理性是他最大的特点,也只有透过这样一个人才能讲故事叙述的如此精彩。
直到最后,盖茨比惨死在家中那一时,内心无尽的计划、关心、在乎、爱意都变成了一个名字“黛西”,那道伸手想要抓住的绿光。
盖茨比,一个在爱情让人“渴望”又“害怕”的人,就像给黛西的那封信一样,黛西渴望着盖茨比的回来,又害怕这是一个不能兑现的承诺。在爱情面前,黛西选择了害怕,你呢?
“爱情这东西,既不决定于你或者对方的自身条件,也并不取决于双方天性匹配,爱情的关键在于时间,在于时机,你何时靠近她的身边,何时走进她的心里,何时满足对方对于爱情的需要,太早或者太晚了都不行。说到底,爱情就是轮盘赌。”
—— 《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 - 渴望,往往伴随着害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