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7 21:49:07) 读后感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1400字

11个小时,看完这本书。按照我平时的阅读速度,这种长度的书其实五六个小时就能看完,但腾讯传我看了11个小时,因为看的过程感慨太多,总是忍不住写了很多想法……
这本书虽然是为腾讯立传,但它最大的价值,却是透过腾讯的发展史让人看到了中国互联网二十多年来的进化史。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自认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互联网当然是了如指掌,但事实真的远非如此。我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互联网是如何在中国一点点从生根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如何由最初的那个惠多网站点变成今天连接一切的神奇世界。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各种网站客户端APP ,它们最初诞生的灵感是什么。互联网上所有的东西,在变成我们熟悉的模样之前,有着太多曲折的故事。
一部腾讯传读完,给人的感觉是刚刚经历了一场互联网时代的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瞬息万变。马化腾、丁磊、王朝阳、马云、李彦宏、周鸿祎,这些新时代的枭雄们,带领着他们的腾讯、网易、新浪、阿里巴巴、百度、奇虎,征战在即时通讯、游戏、社交、电子商务、安全等互联网各个疆域。起初他们各守一方抵御外侵,QQ打败了MSN,百度挤走了谷歌,阿里巴巴完胜了e-bay 。外患消除后内斗开始,一番弱肉强食后BAT 三足鼎立之势形成,早期领先的网易和一度称霸的新浪都只能退居二线。到了如今,百度事故频发阿里巴巴后劲不足,腾讯无论从资本实力还是发展前景来看,都稳坐中国互联网头把交椅,腾讯帝国就此形成。
为什么是腾讯?一个一直被吐槽“抄袭大王”的公司怎么会在最讲创新的互联网世界里成了最后的老大?这个问题相信不止我一个人好奇。在吴晓波的腾讯传里,我找到了答案。腾讯不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公司,但却是最懂得如何打磨经营互联网产品的公司,它不是最先做出一个东西的人,但却是能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对创新公司来说,这点的确很无耻,但更多的,应该还是无奈吧。
此外,腾讯的运气是真的好。在九十年代那个九死一生的互联网创业年代,腾讯仅靠QQ这么一款迟迟难以变现的通讯软件居然也神奇地活了下来,最艰难的时候它作价几百万都没人买。然而,命运之神一次次眷顾它,IDG风投,中国移动梦网,它不仅活下来了还熬过了互联网泡沫迎来了上市。就连令其元气大伤的3Q大战,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促成了腾讯的自我反思,开始走上开放之路,并渐渐开始学会了与其它公司合作,走得越来越稳。
腾讯从赛格科技园一个办公室到如今的飞亚达大厦,从一个为生存苟延残喘的小公司到如今市值三千亿的商业帝国,这个过程中,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曾李青,这五个名字在反复地出现。他们是腾讯的五位创始人,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感慨,怎么刚刚好是这么合拍这么互补的团队呢?虽然后期为了腾讯的战略规划,高盛的刘炽平取代了曾李青,但前期这五个人并肩奋战的岁月我一个旁观者都觉得很振奋。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还是吴晓波的写作能力真的叹为观止,对素材的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入木三分的洞察分析能力,包括不经意间透漏的文笔功底,都是我一个专业学财经新闻的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读的过程中常想,如果我此生能有这么一本代表作那真的是死而无憾了,然而这样的书人晓波叔有好几本啊,《大败局》《激荡三十年》,都是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一个波诡云谲的时代,每一部看得都很燃。
听说,《腾讯传》是每一位腾讯员工的必读书目,明年研三就要开始找工作了,一直对互联网公司很有兴趣,腾讯更是被列为个人首要奋斗目标。在这里先祝自己好运,也许现在读这本书就是在提前完成员工任务呢哈哈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