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
(2019-09-03 17:45:01) 读后感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关于“知行合一”有新的感受。王阳明的书看得比较认真,也是因为其内容有吸引力,让我不自觉的去思考和学习。在没有接触“致良知”前,并不觉得自己平时的思想及行为有多大的问题,直到现在才明白,不是自己没问题,而是潜意识的问题在这之前因自己心灵力量的匮乏和无知,我忽视了它应该成长,就没有被曝光出来。读了《心学》、《知行合一》之后,问题就接二连三的凸显了,因为我边读边思考的时候,是很痛苦的,深埋在内在的坏东西会跑出来叫嚣、甚至撕咬我,另我纠结不安,尤其是在是非上的徘徊,灰色地带很难界定对错。直到最近的几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另我感觉懊恼和愧疚自己,从心里跑出来的坏东西战胜了我,使我受害。然后我开始反思,很明显的,是没有“致良知”导致的后果,没有在知道要“致良知”的道理后,真正的在事上练习。痛苦令人想要逃避,所以也错过了“事上练”的磨砺。然后就想到,我小时候犯了错,父母讲不通道理的时候会体罚我,连体罚都不知悔改的时候,还要跪罚。其实人长大了也一样的,自己内心有松动的时候,“天”就会惩罚自己了,所以,从当下就严格要求自己,把“心里的坏东西”当成毒瘤,果断开刀摘除,就像王阳明对待匪患是杀伐果决的,因为有些歹人教化不了。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扪心自问,要“致良知”从而检点和纠正自己的德行,做到“知行合一”。我也相信“致良知”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我不全是坏的,或者说从我对自己肤浅的认知里,过往和现在坚持的一些原则是和“良知”能匹配的,这让我得到了“实惠”,在这一些方面心安理得,而这都是我们天生的良知赋予了力量,但是也有天生的“嗔痴贪”、“外在社会环境的恶俗影响”等等是需要后天的力量去“致良知“的。每日三省吾身,一开始发现自己犯错多,痛苦也就多,再逐渐的改变自己,就当是“凤凰涅槃”,长久以后“浴火重生”,一定能会锻炼出全新的、强大的自己,那时候就更豁达而坦然,且不见艰难。也希望盆友们都能战胜困难,“致良知”,获得更好的自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