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读后感_900字
(2019-08-29 04:17:49) 读后感 -
《自控力》读后感900字
新年读的第一本书是自控力,选的随意,读完回过头来看,难道是潜意识给自己的暗示吗?你自控力还不够,需要加强继续加强。
那什么是自控力呢?所谓“自控”就是能管住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儿”,而不被短期的诱惑所吸引。也就是理性控制感性的过程。
精英日课也谈过自控力,感性区域pk感性区域,万老师举了个例子。在一个人决定买与不买的过程中,人脑中的两个区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个区域是“伏隔核”,它的作用是提供愉悦感 —— 当人预期能得到回报、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伏隔核就会变得活跃。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面对一个商品时他的伏隔核越活跃,他就越可能买这个商品。
第二个区域是“岛叶”,它的作用和伏隔核正好相反,当你预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岛叶就会变得活跃。可想而知,岛叶越活跃,人就越不会买这个商品。
好,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面对某个商品,他既想买、又不想买,那哪个区域活跃呢?答案是两个区域都活跃。一方面,这个商品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让你产生想买的冲动;另一方面,你会犹豫买这个商品会不会有弊端,这笔消费是不是浪费钱。而最终决定到底要不要买,就得看伏隔核和岛叶这两个区域,哪一个区域更活跃。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两个区域都是感情区域。请问在这个决策过程中,理性的作用体现在哪呢?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那么如此说来,自控的关键就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最后,万老师的结论是,不是通过理性和情感对抗的过程,去加强理性对感性的控制能力,而是引入一种正念自控法则,化解感情想做的事情。比如你工作的时候爱走神,总想去看看手机,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先承认自己想看手机,然后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为什么想看手机,分析“看手机”这个感情到底是个什么性质……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机了,然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继续工作。
文章观点有点绕了,这本书的核心观点还是多练习冥想,多进行体育锻炼,有充足的睡眠,这些都是提高自控力的好办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