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灿烂千阳》读后感_1700字

(2019-09-12 02:29:25) 读后感

《灿烂千阳》读后感1700字

简直是心灵的震撼!
刚开始看的时候,由于受到<追风筝的人>的影响,一看到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的时候,就感觉了到下面的情节会让人非常痛心。事实也是如此。所以,有不少书友留言表示因为太悲伤了而弃书了。尽管悲伤逆流成河,但坚持读下去,你会收获很多。关于战争,人性,歧视女性,暴力,教育,尊严等,当然还有爱与善。
前面一部分的情节还是可以猜到的:私生女玛丽雅姆不被家庭接纳,当其母亲死后,其他所谓的家人就匆匆忙忙地把十五岁的她嫁给了已经五十多岁而且老婆孩子都死了的拉希德。因为母亲的死使她得自责,因为父亲在最关键的时候没有维护她,更因为她生活在这个歧视女性的国家里,所以玛丽雅姆没得选择,只能嫁给拉希德。与拉希德这种自私、暴力、虚伪的人生活在一起,后来的生活过得可谓是如屡薄冰。特别是她在流产后,拉希德的本性就暴露无遗,稍有不慎就拳脚相向。而玛丽雅姆从无反抗之心,直到遇到让她感到爱的莱拉和她的两个孩子。
莱拉的命运看起来是比玛丽雅姆要幸运得多的,至少在她的家庭以及童年时期看来是这样的。尽管莱拉的妈妈心里只有两个优秀的哥哥,但是父亲对她的爱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她的教育,他有着超前意识,他常常会跟莱拉说各种各样的新闻,会告诉她:你可以成为任何人。鼓励她多读书,学习,就算是在后来为了莱雅的安全而选择让她辍学之后也不懈怠学习进度,亲自给她上课。莱拉何其幸运,有个这么重视教育,温润如雅的父亲!
在战火纷飞的中国,成就了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姻缘。但是,阿富汗战争让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的塔里克和莱拉一别十年。再见时,早已物是人非,一个还在等待“我写了很多信给你,”另一个早已嫁做人妇。
在战争中,生命是显得这么可贵又是这么可贱。街边被炸飞的尸体,流浪狗又可以饱吃一顿!而支撑莱拉活下来并且委身于拉希德却是她肚子里的小生命!
奸狡的拉希德对待女人,不过就是把她们当作生殖机器和必须言听计从的奴隶。
正是因为希拉德对玛丽雅姆多年的家庭暴力以及她对莱拉和两个孩子的爱,只知道示弱的她在危急关头爆发了,并杀了企图杀死莱拉的拉希德,那一刻,她多年的压抑终于得到了释放,她显得无比的镇定。终于,她在沉默中爆发了。最后,她选择去自首,被判了死刑。她走得很镇定,在死刑场上没有哭喊求饶,唯一的遗憾,应该就是扎里勒,这个她内心既爱又恨的父亲。在生命最后的关头,千里迢迢地来跟她告别,玛丽雅姆却不愿意打开她家的门,撕掉了扎里勒留给她的信。兜兜转转,莱拉最后拿到了扎里勒留给玛丽雅姆的东西,一个信封,一个牛皮袋,一盘录像带。特别是那封信,字里行间深深地流露出扎里勒对玛丽雅姆的亏欠和自责,以及一颗在死神面前渴望被原谅的心。如果当年玛丽雅姆没有撕掉那封信,谁又能确保拉希德会让玛丽雅姆回去探望扎里勒呢?
莱拉最后终于可以和塔里克在一起了,这个算是美满的结局来自于玛丽雅姆的贡献——杀死拉希德,然后去赎罪。
玛丽雅姆和莱拉一开始并非和谐,一是玛丽雅姆认为是莱拉抢走了自己的丈夫,另一个就是拉希德区别对待恋人,认为莱拉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城市人是比在乡下生活的私生女的地位是要高的。后来,小孩的到来,莱拉的示好慢慢感染了她,两人开始同仇敌迄,相互扶持,俨然成为了母女。
不得不提的是书中的细节描写,极细腻,书中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一个情景跃然纸上。有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铺垫,细心一点在后文能够找到对应。
读的时候多么希望拉希德早点死掉,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两人女人两个孩子,如果没有男人做依靠,那她们如何存活下来?塔里克的出现,应该是莱拉的曙光吧!
这就提醒我们,要实现经济独立,老是做伸手党,久而久之自己也没底气啊!
现在阿富汗的难民危机依旧存在,自己生活在在世上最安全的国度里,是何其幸运。
忽然想起了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写到那些生活在恒河附近的人,贫穷落魄,衰败破碎,死亡的尸体在河边随处可见,河里是各种污秽物。单是透过纸张就能想象到那种颓败,别说自己亲眼看见,估计胃液都要吐出来了。<千年一叹>极力推荐!
这本书就像好看的电视剧一样,非常值得多看几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