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_1300字
(2019-09-01 10:05:48) 读后感 -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1300字
网上盛传的“整日打牌”“吐槽考试”“看女子篮球就是为了看大腿”“东拼西凑毕业论文”等等确实出自季先生的日记,但除此之外,日记中更多的是季羡林先生大学学习生活的刻苦,每天早起读法文,读德文,买书看书,与朋友探讨学术看法,拜访教授,我想这样的刻苦努力才是季先生后来能成为国学大师的主要原因吧。另外,季先生大学时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对于社会上的所谓名人名作,总有自己的判断臧丕,哪怕是自己的老师,日记里也有很丰富的评价,或褒或贬,记得尤为清楚的一段:季先生的一篇文章受到了沈从文不好的评价,因为他近乎崇拜式的尊重沈从文,不想让他误解,遂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初衷,后获得沈从文的谅解,收到信的那一刻,季先生喜形于色,日记中虽然只有寥寥几语,但也能感受到他的那一种开心与放松。
大四这一年是季先生写作的开始,哪怕他日后成为了国学大师,但刚开始写作时也是战战兢兢,总是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脑中有诸多想法,但下笔时一片空白、写完觉得挺好,再看觉得写得不满意、给朋友看时期待获得赞同、投稿如果发表了,高兴、没有发表则沮丧、痛苦、愤懑,觉得审稿人不识货,这些表现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季先生的大学时光就是我们的大学时光,国学大师的平凡一面,甚是可爱!
纠正一下网上盛传的一句话,“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在很多书上也多是这种写法,但实际上,有人考证过,季先生日记影印版上“日”这个字的写法与其它日的写法不同,而与“同”相同,影印版中也没有“和”,这是图书编辑为了使句子通顺自己加的,所以当时季先生写的应该是“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几个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至于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则见仁见智了。
另外,我觉得书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季先生在大学时无论碰到什么事,时间紧不紧张,学校有球赛就必定去看,虽然他并不会踢足球或者打篮球,我很能体会季先生一直做这一件事的这种感觉,我也和他一样,学校一有大荧幕的观影机会,我也必定去看,我想每个人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吧,你只想沉浸其中,现实的纷纷扰扰,侵扰不得,诸事与之相比,全都得暂退三分。
季先生幼时丧父,大学时丧母,从很小的时候就由叔父家寄养,陪伴终生的妻子是包办的,原生家庭的破碎,也导致了他日后与儿子的决裂,看来童年影响一生,所言非假。由于季先生的生活费由叔父提供,而季先生又非常喜欢买书,所以多次写信问婶母要钱,或收到钱款,或遭到拒绝,其间心酸让人感慨。
日记中时间是1933-1934,正值日本侵略北平时期,一次又一次警报响起,学校不开课,学生回家避难,这段时期,季先生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他为自己害怕、为其他人逃跑感到羞耻,他为自己为什么不去参军保卫国家而讨厌自己,这样的心理纠结,使他迟迟不肯离开学校,以致最后有一门课只有他一个人去上,这个场景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乱世之中,有人肯教,有人肯学,一个教授,一个学生,民国的风骨,总是比今天来得纯粹,实在让人钦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