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07:07:05) 读后感 -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800字
这大概是这对批知识分子国家情怀最基本的评价,说这话的是梁启超,面对国难,大多数知识分子也都做到了。无论是服务于早前的国民政府的国立大学,还是服务于后来的共和国教育事业,他们的私心有没有,有,可是不可否认他们是那个时代潜心学术,熬过漫漫青灯黄卷,有所成就的的学术和科学人才,这首先就是一种高度,一种属于社会精英的高度,而且他们也都有意识到一个民族的事业需要依赖教育,有离陆去台的,有留待解放的,有海外归国的,除去他们的为数不多的私心,他们无一不想将自己的学识教予后继的中国青年,台湾也好,大陆也好,都是想为同一个中国的教育事业出力,当一个无知的附庸者多么简单,可是他们却坚持学术自由,思想独立,在那个时代他们选择了一条太难太难走的路,以至于在最后被蒙昧野蛮的力量打得落荒而逃。
从王国维沉湖,到最后的陈寅恪离世,他们受到的不公待遇太多,他们一腔热忱,希望帮助建设国家,不知有没有被手握生杀大权的革命小将们折磨的寒了一颗爱国心,无论怎样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心忧国家的情怀如今已经难有,只能把满满的钦佩和惋惜留在这本书翻到结尾处。
这本书看了好久,大概是太厚重吧,尤其是最后的别离,读得很困难,真切的读到文革时期的史料,竟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正好期间读了《1984》,真实历史暗合不少虚构小说的情节,只能感叹那不能算是一个太好的时代,所幸的是后来有邓,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改革开放,也还有人记得他们,为他们正名,著书成说,也有人心疼他们,读得潸然泪下,他们的文人风骨也将化为后来的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文信仰,向大师们致敬。
最后贴两个特别喜欢其他地方看到的书评:
1.史学一流,史才二流,史识三流。
材料详实,梳理到位,评论轻佻。
毫无史家之大视野,毫无史家之大悲悯,毫无史家之深思考。
惜哉!(来自知乎)
2.南渡北归离别
百年沧桑岁月
大师巨擘随风去
一片空山暮雪
曾经多少英杰
黉宫灰飞烟灭
伯夷叔齐魂安在
崖山之后无节(来自读书时看到的想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