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羊野史(全集)》读后感_1100字
(2019-08-23 08:00:53) 读后感 -
《鱼羊野史(全集)》读后感1100字
《鱼羊野史》
历史上的今天鲜为人知的野史是为本书也,一个书名都藏着智慧,就知道这是一本可读之书。
条条大道通罗马,有些人就出生在罗马。高晓松生在书香世家,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资源,从小耳濡目染,饱览万卷书。他有着多重让人羡慕的身份,最近又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研究员,让多少人向往,又让多少人眼红。高老师自嘲自己硕士是家里学历最低的,有这样的才华和成就早已经让人忘记他的学历。在书中也常见到这种自嘲,其实自嘲的基础正是内心的自信,聪明的人笑自己,愚蠢的人笑别人。
作为知识分子,高老师身上多少有着知识分子的骄傲与清高,我觉得知识分子清高也是很正常,如果知识分子都不清高,那你指望这个社会的哪个阶层清高。我有时甚至觉得高知分子就是这个社会的清流。记得《奇葩说》有一期来了一个叫梁值的清华博士生,这位学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本硕博换了三个专业,他最后问三位评委,我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这句话让高晓松怒了,他说:我觉得你没有学到一个大名校的胸怀天下,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而你直接问我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觉不觉得你愧对清华这十多年的教育?这是几代清华人之间的精神传递,传到了这一代,竟成了致富工具。现实社会就是无论你多么慷慨激扬,热泪盈眶的讲人生理想,讲诗和远方,他们最后只关心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是去国企还是外企。
在如今这个务实浮躁势利唯快不破的社会,听到这样一番话,犹如一阵清风拂面,一股暖流入心,让人深感安慰。
回到书上来,一个人看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打开自己的视角,丰富自己的思想,思辨看待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三观和处世态度。读完四卷书,书中多是作者阅万卷书行万里路后对历史与艺术的理解和态度。对于历史,每个人获得的途径 信息和解读都不一样,于是就出现了各方评论,这本是好事,但不知怎的到最后就偏离了我们读书的初衷,演变为谩骂与攻击。蔡元培说:“大学之大,因其无所不包,各种言论思想均可自由,但亦不必出于互相诟骂。如各有主张,尽可各自鼓吹自己主张之长处,不必攻击或排斥他种主张。”社会之于大学更大,更应该拥有谦虚包容学习的态度。
没人敢说自己所知的就是事实的全部,各家之言都听听,不一定这家就是错的,也不一定那家就是对的,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克服偏见 狭隘的思想的途径就是要多读书,多经事,多思辨,这才是读书的目的。
另外,看完此书,被高老师安利了很多的老电影、电视剧、歌曲、书、纪录片,可谓收获满满,这个春节可以好好看看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