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花散帖》读后感_800字
(2019-09-21 17:06:51) 读后感 -
《泥花散帖》读后感800字
读这本泥花散帖,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门口香甜的沙枣花,春天的榆钱饭,以及苦苦的黄花菜。
童年记忆里的这些味道,像味蕾第一次接触那样清晰可辨。想家时,闭上眼,是一树淡黄色甜甜的沙枣花的清香。折两支插花瓶里,整个房间都填满花香味,能插半个月。去学校也不忘插一小支在书包上,香味儿伴着我上下学,也算小门小户的一点风雅。
长大一些,偶尔看到《菜根谭》,毛主席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草木发芽的时候,不爱山珍海味,对饭桌上一大茶盘的野菜兴趣最大。野菜稍长大了点,并非现在餐桌上嫩嫩的黄花菜。后来才知道那是蒲公英小的时候。洗菜前是嘱咐了妈妈不让去根,连根带叶洗干净,用水焯熟,捏去水分,拌好佐料,浇两大匙烧得滚烫的胡麻油拌上去,入口席卷而来的是一大波苦味,以及根茎的韧劲儿。再嚼两口,苦味儿后面藏着菜根的香味,一种拥抱原始与自然的香味。一大盘黄花菜,我一人能吃掉一半。妈妈总害怕我吃多了中毒,因为味道很苦。不知道爱吃野菜根是不是觉得自己“百事可做”了。
春天吃的东西种类最多。榆树长叶子之前先长榆钱儿,摘榆钱时候得拿捏得准,早两天太嫩,晚两天过老。摘下来,择洗干净,与面粉调料拌匀,上锅蒸熟,浇熟油即可。可以当饭吃,谓之“榆钱饭”。榆钱儿的清香,吃一口就忘不了。现今可以买到的好吃的食物太多,却在每年春天都想念这一口买不到的榆钱饭。
现在回家,必然要吃的是妈妈包的韭菜鸡蛋饺子,以及妈妈亲手擀的甜面条。甜面条儿,即素汤面条,清清爽爽两碗下去,真是舒服,心头事儿能忘记大半。离家后,韭菜鸡蛋水饺、韭黄鸡蛋水饺随处可以吃得到,但都比不上妈妈切的韭菜,妈妈拌的馅儿。回家,包韭菜鸡蛋饺子,唠着家常,是一年才有一次的福气。
竟然如此想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