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林外史》读后感_1100字
(2019-08-08 22:28:09) 读后感 -
《儒林外史》读后感1100字
吴敬梓:《儒林外史》
所谓外史,大抵既有一点正史的庄重,也有一点野史的诙谐,是一种综而合之兼严肃和幽默皆有之的叙述方式。
后人有把吴敬梓与塞万提斯搁在一起品味,把《儒》称之为讽刺小说,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相提并论。吴敬梓写的是儒士外史,塞万提斯写的是骑士外史。一中一西,一文一武,而其中内容又都同样的令人啼笑皆非之余,又不免掩卷不语。盖出于其文其事虽读来荒唐,却又无端亲切,仿佛就在身边发生不久。
荒唐,就是这个东西,构成了我们世界的离奇性和生活的趣味性。惟其荒唐,才能于肤浅中有了娱乐性,于沉重中有了深刻性。惟其荒唐,才能于善中见到恶,于悲中看到喜。惟其荒唐,才能于短暂中体现永恒,于喧嚣中品味无声。
某种意义上,小说是对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的某种影印,影印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的行为。而被影印的原件,亦即世界和生活本身,其荒唐又甚于被影印件。看上去,对于个体而言,影印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是在于一种展示的效果。设使一件影印品从未得到展示,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会失去什么,受到什么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小说作品,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即意味着某种不可克服的荒唐性。而恰恰就是这种荒唐,正是其意义所在。正如世界的荒唐和生活的荒唐本身,正是世界与生活的意义所在。
《儒林外史》叙述的荒唐是一个群体的荒唐,从周进与范进的痛苦与疯狂,从伪装斩下人头的张铁臂到炼银的假神仙,从散财如土的杜少卿到建功立业的萧云仙,荒唐的看上去是那样郑重,郑重的看上去又是那样荒唐。在荒唐之间,没有被矫正的荒唐,只有被抽象到荒唐得近乎不能被觉察再也正常不过的荒唐。而也有一种荒唐令我们不免肃然起敬,杜少卿问其父遗言,杜父说,我活着是我的事,死了是你的事。此话荒唐而坚硬,坚硬到我们不免为之一振,有想要喝采的愿望。
相较于《儒》,《堂吉诃德》叙述的是一个人的荒唐。然而荒唐既然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作为疾病的一种,难以避免其传染性。所以桑丘受到感染。其后,当荒唐得一本正经戏弄堂吉诃德的贵族以骑士之礼戏弄吉诃德时,贵族们也正在与同等量和质的荒唐戏弄自己,然而他们无从得知自己的荒唐。而荒唐的作者曾经在小说中郑重而荒唐的和主角进行了对话,却忘记了与荒唐的贵族讨论关于荒唐本身。作者的荒唐,的确未免太荒唐了。
我们无力以严肃的态度审视生活,审视世界,审视整个严肃的人类文明。因为,当我们试图严肃时,严肃本身即是一种对严肃的讽刺,荒唐的讽刺。正因为这样荒唐的原因,促使我们永远不能摆脱文学,正如我们永远不能摆脱荒唐。于是我们努力严肃,以一种荒唐的姿势。
2017-1-28于贵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