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李自成(全集)》读后感_800字

(2019-09-06 05:59:37) 读后感

《李自成(全集)》读后感800字

六十多个小时看完这十卷,还是挺多感慨的,精简一下就是对两个主人公的两句评价吧,一,明朝灭亡是必然的,但是崇祯不是亡国之君;二,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且由盛转衰也是必然的,李自成没有开国帝王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

李自成一开始是明朝一个驿卒,也算是公务员序列,但朝廷连年增加赋税,又遇自然灾害,老百姓日子水深火热,出现大批流民,地方官府无心也无力安抚,导致各地出现农民起义,李自成也加入到高迎祥队伍,从小兵开始逐渐成长为大将,连同各地农民军反抗朝廷,后来朝廷派曹文诏,卢象升等牛人镇压,各路农民军或被招降或者清剿,几乎被剿灭,高迎祥也被杀,自此李自成接替高迎祥成为闯王,流转于陕西,河南等地,彼时的李自成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就是推翻明朝统治,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每到一处,每下一城都会开仓振济穷苦百姓,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也非常渴望闯王来解救他们,所到之处可谓是百姓箪食壶浆相迎,李自成本人和他军队的威望都到了一个巅峰

李自成由盛转衰的节点是在杀了“曹操”罗汝才,入驻长安之后,此时一路顺风顺水,基本控制了河南陕西等地区,在长安被拥戴为王,建立大顺国,大家都以为攻占北京一统中国已是必然之事,大军所到之处必然所向无敌,在大将刘宗敏和宰相牛金星等人的怂恿下,李自成不顾李岩和宋献策两个头脑稍微理智的军事的劝说,应该首先稳固后方,安顿百姓,劝课农桑,让百姓的生活先安定下来,执意率军北伐,攻占北京之后,错误地估计了满清的实力,以及未预估到吴三桂不肯投降大顺朝,而且部队进入京城之后以为天下已定,开始在北京烧杀抢掠,骚扰百姓,逐渐失去民心,也导致最后败北流亡时没有落脚之处。

总而言之,李自成也算是枭雄,前期却有入主中原之相,但比较无法摆脱小农底层的局限性,随着称王之后,受到各种吹捧,心态发生变化,忠言变得逆耳,终酿惨祸。。。从历朝的兴衰更替都能发现,内患之源在于民生,民生安定则国家安定,民生之重重于泰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