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北京菜市口:晚清刽子手喋血纪事》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23:01:39) 读后感

《北京菜市口:晚清刽子手喋血纪事》读后感800字

名为写菜市口的刽子手,实际只是一个引子,把大清最后十几年的风雨飘摇串了起来,刻画了乱世中的众生相。戊戌变法的文人们怀揣强国理想,鼓动上层实施变法,虽然积极学习西方,却脱离本国实际,也未能推动新法落地,最终把自己推上了断头台;寇连材,一个太监,明知会死仍坚持上疏针砭时弊,最终慷慨就义,他留下的却是一遍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奏折;义和拳,一个草寇流民组织起来的帮会,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渴望招安,为驱除鞑虏尽微薄之力,可他们的手段却是如邪教一般的神灵附体,以刀枪不入蛊惑拳民用血肉之躯抵挡洋枪洋炮,可悲的是,他们在明知清庭半抚半缴的策略后,仍一厢情愿地期望高层改变策略,上阵杀敌;刘大江,为了完成岳父的遗志,只能以极端方式上演一幕绝唱;袁、杨等忠臣,为了国家兴亡冒死直谏,只落得惨死京城,他们的主张却是在德公使被刺,东交民巷被围后放弃抵抗;与他们意见相反的仇洋派主张全力御敌,却是一群将打仗当做大游戏的北京玩儿主,本该借助的拳民力量却不知如何使用;慈禧太后,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并非如教科书上所说一味畏战求和,而是在权衡战与不战之利弊,她支持洋务运动,同意开设现代大学,购买机关枪,克虏伯炮,建立现代化的陆军和海军,她敢于向列强宣战,虽然出于祖宗江山不能在我手中断送的考虑,虽然是做给义和团看,虽然也有反复,相对于遭受现代文明碾压来说,一个封建社会的羸弱女子确实是难以承受之重。小说中的人物虽然阶层不同,却都在民族存亡面前表现出了一致的大义,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一样的无助,无奈,甚至自相矛盾。当外敌入侵时,无论贵族还是觉醒的民众都容易点燃爱国激情,但国力不济时,激情往往会变成闹剧,国弱民贫,贫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更表现在知识,阅历,观念等各个方面。那段历史是屈辱的,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强国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