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设计》读后感_1400字
(2019-09-23 23:43:46) 读后感 -
《大设计》读后感1400字
伟大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个问题,宇宙从何而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科学探究的方式。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单纯的科普,还是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积累的,只不过相对长篇累犊的啃物理学书籍,大设计已经为我们过了一整遍物理学的发展。
从牛顿最早的引力论,我们才真的走进理性科学的殿堂,摒除了主观和宗教的影响,从真实的事实来观测物理现象,探求物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便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存在。物理学是缓慢发展的,从我们知道引力到电磁力到强核力和弱核力,经历了好几代物理学家的努力,所有的物理学理论总是在不停的升级(请原谅我用我这个词),并非一开始的理论不对,而是在假设条件下它是成立的,可当我们有看到更大的视域的时候,很多理论需要添加说明,于是为简洁的阐述这些现象,又衍生了其他的理论,也让我们对不同实在有了更多了解。从宏观到微观,当狭义相对论不在能够解释所有物质后,我们发现了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当我们单纯以为光会发射和折射,认定了他的粒子性时,我们又对起产生的干涉现象产生疑惑,于是发现了它还是一种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物理就是这样,人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面,而非全部,就是文中提到的人择原理,你基于你所在而理解。
解释了物理学漫长的发展,还是回归到霍金的主要研究方向,宇宙,关于它,我在学习地质学的时候,对于大爆炸和星云学说还是很熟悉的,137亿年前的大爆炸使得宇宙诞生,但是这个说法确实不严谨,大爆炸理论告诉了我们宇宙的起源,一个大众认可的起源,实际上,对于宇宙如何无中生有,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论能够解释,现在认可的M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一部分宇宙的事实,但是也却也有让人疑惑的地方。
我也很困惑,按照从底到顶的方法与从顶到底的方法观测宇宙的演化和发展,那么就得先确定宇宙具有单一历史,可是我们都知道,现今热度最大的维度理论和弦理论,认为宇宙并不是只有时空维度,应该是十一维的,只是其他维度被压缩了,所以我觉得宇宙又似乎并不该只有单一历史,也就无谓能解释得清宇宙大设计。
而且反物质和黑洞这两个物理学概念的提出,也是让大众对于了解宇宙有了更大的兴趣,所有物质都是超对称的,因此存在物质,必然有反物质,反物质与物质的碰撞,能够湮灭,产生纯粹的能量,似乎又能解释大爆炸的原因了。黑洞就更有意思,他是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引力无限大的天体,其视界内的逃离速度大于光速,它吸引了所有它视界内的所有东西,恒星的坍塌和泯灭,都有可能形成黑洞。
但是,我们学习物理学的时候能够知道,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意味着整个我们是看到实在or我们暂时还没有观测到的实在,都应该是一个精密规律运行着的世界,我们对其的不确定,只是我们了解得还不够,还有很多理论需要验证和补充。
现在对于物理学的知识,大众是愈发感兴趣了的,无论是娱乐性的书籍和电影或者是教育性的文章或讲座,都将很多晦涩难懂或者少有人了解的理论渗入其中,对于读者和观众其实都很好,谁会不想了解自己生存的宇宙呢。
但是我还是要说,这本书真的不是很好读,除去物理学本身的艰涩难懂,还要承受语言翻译的困扰,理论的翻译是很困难的,很多物理名词如果不知道,经典理论不了解的话,很困难,读完了还得再返回去重新阅读理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