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_900字

(2019-08-27 23:59:05) 读后感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900字

随着哈佛幸福公开课的风行,这几年以幸福为主题的书籍越来越多了。大抵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空虚感和无意义感蔓延,人们日益觉得不幸福,也愈来愈渴望找到幸福。我冲着哈弗公开课的名头读了这本书,总体感觉一般,给3.5分吧。
这本书的前三章还是有点干货的。作者提出的幸福的概念我基本认同:幸福=快乐+意义。

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不参杂痛苦的愉悦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幸福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可以终结的句点。

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以不同态度对待享乐和努力的四种人生模式:  
享乐主义:追求当下快乐,逃避痛苦;
奋斗主义:为达目的,牺牲当下的享乐,非常自制。
虚无主义:既不享受当下生活,对未来也没有计划。
感悟幸福:即享受当下的生活,而且通过当下的行为,能对未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认为一味追求享乐,逃避责任早晚会觉得无聊;一味牺牲当下的幸福把希望寄托在目标实现之后,最终只会带来失望;而虚无主义的无所事事则更不可取。最佳模式还是结合当下幸福与长远目标的幸福感悟模式:即享受当下的努力过程,且这份努力对于未来又能产生积极的意义。
作者提出的上述理论虽好,可他接下来提出的行动计划就乏善可陈。对于如何发掘人生的内动力,如何找到人生的使命感,作者给出的行动方案透着股浓浓的鸡汤味儿,可行性较差。而后半本书几乎充斥着此类鸡汤式的文字,读完不免失望。
如果作者能在后半本书增加干货,总结出如何发掘人生内动力的力量,这本书就可以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了。
当然,寻找人生使命感决定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像作者在本书开篇所说:\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回避的痛苦,以及很多内在与外部的障碍影响我们获得幸福,并非仅靠读一本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我似乎也不应该指望读一本幸福类书籍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读完一本书读完就能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这么想想,打个四分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