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扬州画舫录》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9 05:36:01) 读后感

《扬州画舫录》读后感1300字

历来便有“楼以文贵”之说。其实何止是楼,山水之景亦如此,有了诗文,便增添许多韵味和趣意,原本的景色便似叠加了历史时空中的多重视角,回味无穷。

这便是我此次边游扬州边读此书的原因了。

初识扬州,源于我最喜欢的老师。那次一起吃饭,他手持一支烟,斜倚在椅子上,烟雾缭绕中,跟我们说起扬州时,眼睛在发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冶春的早茶,何园的亭廊窗石,瘦西湖的两堤花柳,“远山来与此堂平”的平山堂,东关街市肆之间的小吃,“扬州郭里暮潮生”的古运河夜景,老字号修脚大师的手艺。我知扬州于我,已成一种心心念念的情怀。

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⑤

这样的评价,扬州担得起。不过在我看来,扬州绝不只是园亭。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城市,有东坡所说的的“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的山色,有杜牧所说的“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的楼阁,有“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水光,还有“雕栏曲曲生香雾,嫩柳纷纷拂画船”的栏槛画舫。重点说说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欧阳修的平山堂、何园的亭廊窗石。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并非夜游,可走过二十四桥的一级级台阶,虽无头顶无声冷月,可波心荡漾的湖面和飘打在脸上的江南烟雨,仍让我愁绪万千。“年年为谁生”,兀自开花吧,不要去为了谁。

然后是何园。亭、台、楼、榭、廊是园林布景中的重要角色。

造园艺术中有所谓“空窗”一说,是指在墙面上开挖的不装窗扇的窗孔。它的作用往往用于通风采光,兼及取景画框。这里就要提一下“框景”了。框景是园林布景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法,用框景只览一隅,幽深的园林,别致的布景,就可勾起游玩者的游览兴趣。

在何园的熙春堂,确实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致,以堂后白墙为画卷,生机勃勃的竹子便是笔墨,屋内望出去,既雅致又千姿百态,可谓别具匠心。

再来说说平山堂。

平山堂上还有一副巧妙的楹联值得一提: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这幅对联分别摘自宋代四位名家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和苏轼《放鹤亭记》四大名记中的名句,用来形容平山堂可谓妙手天成,而且有意思的是,除了范仲淹外,其他三位都做过扬州的太守。真可谓一个字——巧。

远山来与此堂平。欧阳修和旁边苏东坡的“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谷林堂,无不让人感怀方面的以文章会友的盛况。

也有遗憾,没有喝到琼花露,据说是醇香甘美的甜米酒。最后摘录李斗的游记,当作是重游一遍扬州吧。

不觉永日⑨易尽,是时夕阳晚红,烟出景暮,遂饮阁中。酒三巡,或拇战⑩,或独酌,或歌,或饭,听客之所为。酒酣耳热,箫声于于,牵牛相与。

摇艇入烟波中,两岸秋花,衰红自矜;暮云断处,银河水浅。芳草为萤,的历①照人;哀蝉恋树,咽夜互鸣。新月无力,易于沉水;夜静山空,扁舟容与②。灯火灿烂,菱蔓不定。竹喧鸟散,曙色欲明,寺钟初动,舟中人皆有离别可怜之色。今夕何夕,盖古之所谓七夕也。归舟共卧于天光云影楼下。七夕既尽,八日复同登天光云影楼,不洗盥,不饮食,不笑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