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1 18:01:28) 读后感 -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后感1300字
单从“前麦肯锡董事长”这个职称来判断,我理解中的鲍达民先生应该是冯唐这个成事者的上司,鲍先生能为冯唐站台敲字,我愚笨的理解大致就像咸丰能为曾国藩这位成事者站台提笔一样。
“管理者,必须成事”
能被称为管理者,首先说明这人真正在做事上为管理学做出了贡献,要不然历史上那么多皇帝,剔除未成年,个个都在管理权的位子上坐着,被宣传的翻来转去就那么几个。如果顺着这七个字再去归纳、贴近、理解翻来转去被宣传的那些个历史人物,大概会是理解伟大人物,理解成功,理解成事的便捷道路。
德鲁克先生我是真没读过,鲍先生说:
“成效/成事(Effectiveness)是德鲁克先生管理学的核心词汇之一”
我选择盲信,盲信就是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以致记在心里,以防能用到的时候想不起来,直到哪天我觉得不用刻意去盲信,个人情绪及状态都在话里面的时候,或许这武林秘籍才真算是真被我给捡到了。
白天在动车上看唐浩明的《曾国藩》,里面提到曾国藩从戚继光那里学管理,在书里用戚继光做关键词来检索,全书总有八次提及,摘录如下:
二、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夜晚,又与罗泽南通宵长谈,听他讲按戚继光练兵法挑选将官、招募勇丁以及平时操练的体会。如果下定决心来办好团练,也很有可能像当年戚继光创建戚家军那样,练就一支今日的曾家军。
五、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
在兼管兵部时,他遍读历代兵书,尤爱读《孙子兵法》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一、乱世须用重典
满人对汉人向来防范甚严,兵权由朝廷牢牢控制,从不放心让汉人多带兵,更不允许有人像明代戚继光那样建“戚家军”。四、鲍超卖妻
每天夜晚,则重温历代兵书,尤其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细细加以揣摩,许多地方,都照戚继光所说的办。一、王錱挂出“湘军总营务局”招牌,遭到曾国藩的指责
趁着大批勇丁尚未到齐的空隙,曾国藩和罗泽南、王錱、郭嵩焘、刘蓉、陈士杰、李元度等人天天商讨练勇之事。大家参照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军事条例。第七章 靖港惨败
曾国藩又吸取戚继光用军歌教育士卒的经验,用心编了几支通俗易懂的歌,又由精通乐理的郭嵩焘谱成曲,早晚教习。第二十一章 三辞江督
十四年的战火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在战事上自己实际上是不行的,不要说沙场上的挥戈驰马、身先士卒,他一个文弱书生根本望尘莫及。这一点,当然不能苛求于带兵的统帅,但如果具备了,如像岳飞、戚继光那样,就能在士卒中更有威信,这且不说了。统帅最应具备的熟读兵书、洞悉全局、知己知彼、多谋善断、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等等才能,历次的失败已反复证明自己或不具备,或尚欠缺。过去在翰林院,常觉得自己可以做诸葛亮、李泌一类的人物,现在看来,那真是文人的孟浪。正好比李太白一样,诗文中的豪言壮语横扫一切,古今英杰都不在他的眼里,其实并没有处理世事的能力,以至于卷入永王造反的漩涡,险些丢了性命。“管理是难题”仔细看《愤青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写的比鲍先生的第六段话详细,丰富,应该真的很难,是大难题。
理解、理解、理解,理解万岁。自古以来,理解之后呢,“道理我都懂,可鸽子为什么那么大”,所谓历史会押韵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