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百年老课文》读后感_800字

(2019-08-01 02:55:41) 读后感

《百年老课文》读后感800字

读本书的过程,就像听历史名流中的老夫子们在北京四合院讲故事。其内容尽管都像是老生常谈,但是它内容情节之细节特别生动,有学问,怪不得它们历史上都成为教科书中的经典范文 。
当然,最大的收获是知道哪个时代文化精英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对比现在 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可以思考,他们的那些“三观”,是否还值得深思?特别他们基本上都是,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代表人物。例如其中,曹聚仁(1900-1972)在其“我的读书经验”中,有一段震撼人心的建议:“读了三十年,实在没有什么经验可说。若非说不可,那只能这样: 第一,时时怀疑古人和古书, 第二,有胆量背叛自己的父师, 第三,组织自我的思想系统。 若要我对青年们说一句经验之谈,也只能样:“爱惜精神,莫读古书!” 。另外,唐弢(1913—1992)也建议,“我并不想劝人少作名诗名文,却希望大家不要太相信了。书本子不是全靠得住的。 全靠得住的书本子,是不容易存在的”!
简言之,读到此时刻,高山仰止,不能不服呀!不过,上面二人的话,又真可信吗?新一轮纠结?反思现在“国学”复古之风,人是否记得历史中的改变民族精神之“五四”之风?而不是要像,余光中称:“下五四的半旗”! 尽管他关注的是文化上的,可喜的是科学上五四精神从来没有下半旗,而是飘得更强劲了!不过那个时候之“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百家平等”之 时代精神,今天还在发扬光大吗?
非常欣赏书中另外的一个观点就是,“读二流书,有助于产生独立思考”。其实认真想一想,很有道理。那些每天只吃精品营养的人,不是更容易得糖尿病?所以,吹只读经典好书的书友,难道不该警醒?可惜书中没有收集自然科学家们像样的文章。怪不得历史文化中有明显的缺陷与偏见?也怪不得今天戏子依然高过科学家!本书值得一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